太阳集团欢迎您-主頁欢迎您

临床前药效学研究
Preclinical Pharmacodynamics Research
骨相关疾病动物模型
呼吸系统疾病动物模型系列
泌尿系统疾病动物模型系列
免疫类疾病动物模型
内分泌代谢动物模型
皮肤类疾病动物模型
神经系统与精神类疾病动物模型系列
生殖系统动物模型
消化系统疾病动物模型系列
心血管循环系统疾病动物模型系列
眼耳鼻喉相关疾病动物模型
移植瘤模型
扫描微信二维码
快速添加商务部专员,高效快捷沟通您的项目
泌尿系统疾病动物模型系列
Animal model series of urinary system diseases
博恩生物动物模型药理药效研究部紧跟行业发展与市场需求,不断完善创新,经过多年的经验累积,多方验证和长期实践考验,建立了完善的、更贴合临床的动物模型库,可根据客户的需求提供各种有效的动物模型,用来检测药物的有效性。实验动物有比格犬、大小鼠、兔、豚鼠、小型猪等种类。
肾小球肾炎动物模型Animal model of glomerulonephritis
模型类别 动物品系或模型特点
Heymann's 肾炎大 鼠模型(膜性肾病) 品系:SD大鼠。根据注射的抗原或抗体不同分为主动型(AHN) 和被动型(PHN) 两种。AHN 与 PHN 各有优势: AHN 与实验动物自身的免疫系统关系密切,因此与人类膜性肾病更加相似,PHN由于病变稳定, 所需时间短,且尾静脉注射相对于足垫注射对动物的疼痛刺激更小,故实用性较强, 应用更广泛。一般探讨人类膜性肾病的发病机制,建议选择 AHN,需要研究膜性肾病的长期病变或药物研究等,建议选用慢性进行性的AHN 模型或对 PHN 模型进行重复免疫。
IgA肾炎大/小鼠模型 (膜性肾病) 品系:ICR和BALB/C小鼠/SD大鼠。“BSA-LPS-CCL4”法诱导。IgA肾炎是目前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约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1/3。“BSA-LPS-CCL4”法诱导模型稳定,与临床IgA肾炎特点相似度高,肾小球系膜区呈现弥漫性以颗粒状IgA分子为主的免疫复合物沉积。同时存在系膜增生,基质增多病理特点。该模型是目前膜性肾病研究使用最为广泛的模型。
慢性抗Thy1抗体肾炎 大鼠模型(膜性肾病) 品系:WISTAR/SD大鼠。通过连续注射或者给单侧肾切除大鼠单次注射抗 thy1 抗体的方法建立的慢性系膜增生性肾炎模型由于其疾病过程与人类 IgA 肾病和其他的系膜增生性肾炎的疾病进程高度吻合,可以用来研究慢性肾脏病的发病机制, 以及研究新的治疗策略用于慢性进展性肾脏病的治疗。注射抗体后3天出现明显的系膜细胞溶解,部分肾小球可呈瘤样扩张,14天可出现弥漫性系膜细胞增殖及细胞外基质增多,8周时系膜细胞增殖程度降低,呈局灶、节段性系膜细胞增殖,12周系膜细胞增殖加重,系膜基质增多,部分肾小球可见新月体形成,肾小管出现萎缩,肾间质可见炎细胞浸润,16-20周部分肾小球出现硬化,肾小管弥漫性萎缩, 肾间质弥漫性炎细胞浸润。
肾病综合征动物模型Animal model of nephrotic syndrome
模型类别 动物品系或模型特点
阿霉素诱导肾病综 合征大/小鼠模型 品系:SD大鼠/BALB/C小鼠。阿霉素诱导大鼠肾病综合征模型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研究模型。阿霉素可以损伤肾脏近曲小管,使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肿胀,扭曲,排列紊乱,部分脱失,粒体和溶酶体囊状扩张,结构模糊,细胞核有不同程度的损伤。阿霉素诱导肾病综合征模型为进展性肾病, 其病理类型与阿霉素剂量、造模周期密切相关, 如病变早期以微小病变型肾病为主, 随着肾脏病理改变的延续, 中晚期常发展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甚至弥漫性肾小球硬化。
嘌呤霉素氨基核苷( PAN)诱导肾病综合 征大鼠模型 品系:SD/WISTAR大鼠。嘌呤霉素氨基核苷肾病综合征模型是研究微小病变型肾病和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理想动物模型。 但所用剂量、给药途径的不同可使诱发的肾病有所区别。目前主流模型分为2种。Diamond法采用颈静脉给药方式,可引起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早期无间质纤维化,晚期出现不可逆性间质纤维化及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Eddy法采用腹腔给药方式,可以引起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和早期可逆性间质纤维化。
肾间质纤维化动物模型Animal model of 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
模型类别 动物品系或模型特点
单侧输尿管梗阻(UUO) 诱导大鼠肾间质纤维化 模型 品系:SD大鼠。UUO模型诱导过程为在大鼠左侧输尿管中上1/3处离断,两端结扎,2-4周。病理结果显示肾间质胶原纤维增生、炎性细胞弥漫性浸润,肾小管萎缩或扩张;,肾小球基底膜变厚,小球玻璃样改变。该模型适用于对肾间质纤维化的研究。
5/6 肾切除术诱导大 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 品系:SD大鼠。5/6 肾切除术造模过程为切除大鼠左侧肾外缘及上、下极共约 2/3左肾,1 周后再切除整个右侧肾,2 次一共切约5/6 肾。动态观察5-12周。病理结果显示肾小球系膜外基质增加,系膜细胞增生,毛细血管扩张或闭塞,肾小球局灶性或全部硬化,肾小管萎缩或扩张,大量蛋白管型,肾间质增多,炎性细胞弥漫性浸润。残存肾单位高灌注、高压力、高滤过引起蛋白尿,加速肾功能缺失,残肾代偿,纤维化形成。
慢性肾衰竭动物模型Animal model of chronic renal failure
模型类别 动物品系或模型特点
5/6 肾切除术诱导大 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 品系:SD大鼠。5/6 肾切除术造模后,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增生,肾小球硬化,肾小管灶状萎缩,间质纤维化,表现出与人类肾脏纤维化类似的病理过程。术后24h尿蛋白量、血BUN、血Cr明显升高。本模型符合肾小球高度滤过致肾衰竭学说,优点是保护残存肾组织相对正常的情况下造成残存肾组织的超负荷工作模型,排除了其他原发性肾脏疾病的致病因素对残存肾组织的影响。
腺嘌呤诱导大鼠 肾间质纤维化模型 品系:SD/WISTAR大鼠。腺嘌呤通过黄嘌呤氧化酶作用生成2,8-二羟基腺嘌呤,后者沉积于肾小球与肾间质部位,形成异物肉芽肿性炎症,并堵塞肾小球官腔引起相应的肾小管腔囊状扩张,随病程发展,肾单位大量丧失导致肾衰竭。本模型肾衰竭体征明显,动物消瘦,精神萎靡,水肿便溏,肾脏呈“大白肾”,红细胞、血红蛋白降低,BUN、Cr升高,出现慢性肾衰竭变化。肾小管病理改变明显,肾脏明显增大,灰白色,肾包膜与肾实粘连不易剥离。肾小球数量减少,萎缩,但形态基本正常,有炎症细胞浸润,间质纤维化明显。
糖尿病肾病动物模型Animal models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模型类别 动物品系或模型特点
STZ诱导大鼠1型 糖尿病肾病模型 品系:SD大鼠(SD大鼠相对敏感)。单纯STZ诱导可形成1型糖尿病模型,模型持续发展可形成1型糖尿病肾病模型,表现为蛋白尿、系膜基质扩张,基底膜增厚。SD 大鼠与WISTAR大鼠相比,前者病死率低,抵抗力更强,且少见自发缓解现象。
NOD自发1型糖 尿病肾病小鼠模型 品系:NOD小鼠。NOD 小鼠是由日本学者 Makino等人(1980)利用 ICR小鼠选育得到的非肥胖糖尿病近交品系, 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自发性1型糖尿病动物模型。由于自身免疫因素,NOD小鼠一般在4-5 周龄时胰腺自发出现程度不等的炎症, 24 周至30周龄时胰岛 β 细胞被大量破坏而发生显性糖尿病, 雌鼠的发病率比雄鼠高4倍。出现高血糖后,尿蛋白排泄量可增加7倍。肾 脏病理逐渐出现系膜细胞增生,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细胞外基质增多,最后出现肾小球硬化。
STZ+高脂饲料诱导大 鼠2型糖尿病肾病模型 品系:SD大鼠(SD大鼠相对敏感)。通过STZ+高脂饲料诱导可形成2型糖尿病模型。本模型疾病进程与临床接近,8周后可出现肾单元损伤,并最终出现肾小球硬化和间质的纤维化。同时还可以通过合并单肾切除术或者联合烟酰胺诱导来调整模型周期以及模型严重程度。本模型相较于自发性动物模型,对于终末期病程更加有优势。SD 大鼠与WISTAR大鼠相比,前者病死率低,抵抗力更强,且少见自发缓解现象。
KK-Ay小鼠自发2型 糖尿病肾病模型 品系:KK-Ay小鼠。KK-Ay小鼠是一种多基因遗传性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鼠,该动物对胰岛素不敏感,对葡萄糖耐量小,糖尿病发病率高。KK小鼠编码基因为a/a纯合子时,小鼠毛色呈黑色;而变异为Ay/a杂合子时,小鼠毛色为黄色,KK-Ay小鼠由于遗传因素的作用,会自发的出现多饮、多食、多尿的临床特点,并伴有肥胖、中高度高血糖、高度胰岛素血症、胰岛功能不足以及肾脏、肝脏等病变;其最大优点是疾病的发生、发展与人类糖尿病极其相似,遗传信息完整、个体差异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KK-Ay小鼠并不会自发形成肾间质纤维化,因此在研究糖尿病肾病终末期肾衰方面没有太大优势。尽管如此,KK-Ay小鼠仍然是2型糖尿病肾病模型应用较为广泛的模型。
db/db小鼠自发2型 糖尿病肾病模型 品系:db/db小鼠。db /db 小鼠是由于 4 号染色体上的 db 基因突变,造成其编码的瘦素受体蛋白转录异常所致的先天肥胖性 2 型糖尿病模型。db /db 小鼠发生糖尿病的病程与人类极为相似,且易产生微血管并发症,特别是糖尿病肾病,是目前2型糖尿病肾病模型应用较广泛的动物之一。小鼠在出生后 10天即表现出高胰岛素血症, 8周龄出现严重高血糖、蛋白尿, 12 -14 周出现明显的组织形态学改变,表现为肾小球肥大,系膜区增宽,基底膜增厚,肾功能明显受损。但不会发展到肾小球硬化和进行性肾功能不全的阶段,通常用于研究人类早期糖尿病肾病,与KK-Ay小鼠类似,在终末期肾衰方面没有太大优势。
GK大鼠自发2型 糖尿病肾病模型 品系:GK大鼠。GK大鼠是由 Goto 等人从远交系 Wistar 大鼠选育而来,其特征为中度高血糖,外周胰岛素抵抗,非肥胖,血脂正常。肾脏病变主要为人类糖尿病肾病早期可见的形态学变化,如肾小球肥大、基底膜增厚等。至 8 月龄时仍不会出现明显的蛋白尿,也有文献报道24 月龄时可见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等中晚期糖尿病肾病表现, 蛋白尿也显著增加。但由于本模型病程发展过于缓慢,因此应用并不广泛。
17714345757
在线QQ客服
微信扫描二维码直接联系专属客服
返回顶部